發文作者:CT | 2012/10/28

路人甲看生死 (1) – 賈寶玉,宿命,特別任務

賈寶玉

去年,香港歌手何韻詩為了加入樂壇十週年而製作,演出的舞台劇《賈寶玉》(註1)以現代手法演繹,讓故事主角從頭再經歷一次同樣的命運。以下是她在博客中的介紹…

我們的賈寶玉,將會得到一個舊地重遊的機會

(…)成長的路程上,實在有太多事情錯過了,也有太多未能明白的道理,到瞭解後為時已晚。那麼,如果能夠得到一個機會,把你的旅途從第一步開始再遊歷一遍(…)有什麼遺憾是你希望改寫的?又假如,你發現,無論你如何努力,有一些事情還是不能逃離原來的軌跡,你該怎麼去面對這種宿命感?

這就是我們的“賈寶玉”。藉著一次意外得到的機會,再度重遊成長的旅程,嘗試解構人生,學習面對失去,接受宿命,瞭解成長,最後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。(註2)

有接觸過《紅樓夢》的朋友告訴我那是一個充滿著生離死別的悲慘故事。那麼,故事主人注定要再一次痛苦嗎?又是誰決定痛苦呢?無論怎樣努力,不願見的結果都一一重現眼前,這就是宿命吧?很欣賞製作人的心思…

.

宿命

相信命運嗎?生命的劇本一早寫好嗎?我們是依照著所編的劇情過日子嗎?

回顧過去,某程度上,都會覺得冥冥中有所安排,想這就是「命」吧?假如所有的事都預早安排,算命是可以很準確的…某些個案實在讓我們驚嘆它的準確性,所以,相信「命運」,「宿命」之說不無道理…

朋友提醒了我,有沒有留意到算命只算「事情」,並沒有算當事人的「心情」?…我想這裡有很大的創作空間…就算命中如何注定,我們以什麼態度去面對和經歷,快樂與否,還是有很大很大的自由度的。

同樣的事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,各人的看法,感受,情緒反應不一,這不就証明「苦與樂亅和「命運」(上天,主,神…)所「安排」的事情是沒有絕對的關係嗎?

就如《賈寶玉》主題曲《拋磚引玉》所講:「

慶幸錢財散了…窮極仍會說笑…有失便有得…也許 遺忘了

失去後便富有 它會成全日後 早點看透 無所求 更自由 更自由…

失去後便富有 蛹變成蝴蝶後 拋低既有全不留 更自由 更自由

失去就是富有 翡翠成形以後 回望去 頑石破開了沒有」(註3)

貧窮不一定憂傷,失去可以是富有…那麼,生離死別未必痛苦…在於能否「領悟、看透」。

.

特別任務

對於「死亡」,我們可以不接受嗎?天生下來便注定要死,誰也躲不了。無奈的接受,因為反抗不了?為什麼我們總把死亡和痛苦畫上等號?

「死亡是什麼?」

「死了的人沒有回來告訴我們,復活的又未必代表曾經真正死亡…說到底,這樣重要的事,怎能聽信他人?」

「…要親身死一次才可以…」

未能以第一身經歷「死」之前,大多數人都會先以路人甲,朋友,親人,甚至以兇手(記得那隻昆蟲吧?)的身份接觸到。其實,「死亡」時時刻刻都在進行中:大自然的春去秋來,日夜交替,所有動物,植物,昆蟲,微生物,就連我們身體的細胞,每分每秒都在生死交替之中,自然得不著痕跡。所有這些生和死,我們大都以路人甲的身份錯過了,直至「自己在意的人」誕生或死亡,我們才「一反常態」,興高采烈的慶祝和呼天搶地的哀悼。

對,我就是「路人甲」,偶然讀讀書,想想生死,但總離不開知性上的理解。直到去年,當我面對祖母離世,才有機會以「親人」的身份感受一次…

在祖母病重期間,心裡難過,不想接受她將要離開的事實,多麼的希望並告訴自己那只是一場夢,但無論怎樣,夢醒的時刻都沒有跡象來臨。我開始苦思:「生命真的是這樣不濟嗎?」如果我同意這想法,生命將只會越來越糟,因為身邊所有親人和朋友年紀大了,我將會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死亡…

死亡是自然,各人一生都必經歷一次的人生大事…我是逃不了的…倒不如努力用心面對?!「看破」也許是一條出路…即使未能參透,下次面對別人或自己死亡時,或許不再驚惶失措…

「祖母所面對的(死亡)是她人生最後的一大項目(project),我和親人共同參與…換了是別人去世,那並不能為我們帶來同等痛苦,也造就不了這項目…」

這念頭一轉,頓覺自己接到了「特別任務」,一股士氣慢慢從谷底深處上揚,心裡頭浮現出一句:「要做得好好睇睇」(=盡力做好不失禮)成了這段日子裡常為自己打氣的口號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

註:

1. 舞台劇《賈寶玉》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賈寶玉_(舞台劇)

2. 引自何韻詩的博客 《解構「賈寶玉」:如何找到一個屬於我們的角度。》

3. 《拋磚引玉》歌詞,引自小奧堅詞
http://www.littleoslo.com/lyc/home/何韻詩-拋磚引玉

.


發表留言

分類